近日,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团支部举办了一场青年律师读书分享会活动,邀请事务所青年律师分享自己所读的书和感悟,在大家相互分享交流中,激励大家积极读书、多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活动由事务所团支部书记、合伙人单任律师主持。
事务所青年律师代表、精英律师、合伙人纷纷上台推荐阅读书目并发表阅读感悟与大家分享。
郭青陈律师为大家分享了沈从文先生的名著《边城》:通过沈先生的细腻朴实的笔触了解湖南边城的山水人文,见证书中人在暗色边城里对亲情、爱情及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愿景。时代的局限与局限中给予的曙光总让人触碰不及,又总让人那么地流连忘返,或是深夜山头向某个女子表白的歌声,更或是翠翠内心的朦胧与惆怅,还有爷爷的爱与忧伤,都尽数浸透在边城那哽咽的雨水里。作为读者,已深深地为沈先生的文字所吸引,并推荐大家阅读。
余洋律师分享了德国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该书讲述了古印度婆罗门贵族青年悉达多追寻生命真谛的旅程。悉达多历经苦修、纵欲、经商,最终在河畔悟道——万物皆永恒,真理和智慧不在教义之中,而是在亲身体验和对生命的深刻觉知里。
葛佳庚律师分享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书中内容主要是写他在残疾之后,母亲无微不至的默默照顾以及在母亲去世后,他用深沉的笔触回忆自己与地坛之间长达四十年的情感纽带。通读此书后我也希望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坛”,人生终将走向尽头,但重要的是,在这有限的旅程中,我们是否找到了与世界相连的方式,是否能够在平凡与孤独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诗意。
汪春燕律师分享了美国学者吉野贤治撰写的《掩饰-同性恋的双重生活及其他》。这是一本从同性恋视角出发讲述普适性公民权利保护问题的传记性学术作品。本书既有论文的思辨,也有小说的洞察,还有散文的笔触,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书籍,推荐大家阅读。
秦兆京律师分享了美国大律师艾伦·德肖维茨的《一辩到底:我的法律人生》。本书是德肖维茨这位当代美国法律界教父在步入古稀之年后给世人交出的一份职业生涯“总结陈词”。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冒着不被人们相信的风险,也要将你所处时代的激情和行为记录下来。” 德肖维茨拥有非同寻常的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他正在与我们分享这一切。
谭禄嘉律师分享了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该书讲述了小吏李善德奉命从岭南运送荔枝至长安的艰难历程,在小人物的挣扎与绝处逢生中展现官场百态,蕴含人生哲理,很有看头,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
王玮律师分享了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本书探讨了理想与生活的尖锐矛盾。主人公历经贫困、病痛,最终在孤独中创作出震撼壁画,却嘱人焚毁,凸显出艺术纯粹性与生命价值的冲突。毛姆以冷峻笔触剖析人性,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田小杰律师分享了法国法学家莱昂·狄骥的《公法的变迁》。该书揭示主权理论式微,公共服务崛起,法律制度从抽象个人主义转向务实社会化,催生公法多维变革的同时也折射出法律体系随社会演进的动态变迁。
徐迪锋律师首先与青年律师交流了阅读方式,建议大家在碎片化的工作时间中能够阅读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从中及时了解新书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书目。然后徐律师与大家分享了自由学者孙立天的新著《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一书。该书以一张康熙发往欧洲的谕令(红票)为线索,梳理清初皇帝与西方传教士以及与西方世界接触交往的历史,将当时的清朝放眼于全球化背景中,展现当时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观念,引领读者思考全球化与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事务所合伙人朱幸律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历程,即使工作繁忙,自己也每天保持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鼓励青年律师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并且分享自己喜欢阅读的文史类书籍。他还表示听了各位青年律师的推荐和分享感悟很受启发,也将去阅读部分推荐书目,与大家共同感悟与成长。
最后,单任律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尤其建议大家要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阅读思考能力,理解作者但也不园囿于作者的思维和观点,要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思考。
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每年都会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举办青年律师读书分享会活动,已经成为事务所的优良传统。广大青年律师不仅在活动中踊跃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还形成了爱好阅读、爱好思考的良好氛围,丰富了青年律师们的精神世界。
Copyright©2022 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联系静昇
Contact J.S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101号商务楼18层